国足三骇客短暂爆强音 此协奏曲竟是复兴唯一王道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00:44 新浪体育
蒿俊闵带球突破
新浪体育讯 面对实力更强的伊朗队,很多人预料的惨败并没有出现,与首战阿曼的难堪相比,国足的表现可以说是判若两队。
首场对阵阿曼,中国队踢得很被动,甚至有点业余。对于这样的表现,专业人士给出的答案是,我们的国脚在赛季结束后已经处于休假状态,身体根本不适合打这样激烈的比赛,而球迷更为失望的是国脚们的休假心态。
本场对阵,国脚的表现颠覆了专家的判断,他们的身体没有问题,只要全身心的投入比赛,他们至少可以不用挨骂。当然,除了端正了比赛的态度外,战术和人员的调整也是他们表现稍有起色的重要原因。
相对于上场比赛,殷铁生调整了6名首发球员,变化是最大的是后防线,门将宗垒顶替了宋振瑜、左边后卫张笑非换下了苑维玮、吴昊换下了中卫王霄,中场的变化是黄博文换下王栋、蒿俊闵对位取代沈龙元,前场的单箭头由石俊换成了郜林。
调整之后国家队的防线依然屡有险情,伊朗人同样有机会打出更大的比分,但是进攻的变化却出来了,而焦点就是郜林、黄博文、蒿俊闵三名首发的国奥球员。
郜林换下石俊、蒿俊闵换下沈龙元都属于对位换人,而黄博文取代王栋后的变化则是将刘健推到前腰位置上,周海滨和黄博文出任双后腰,一个换人牵动了两个位置的调整。
换人之后中场的最大的变化是个人拿球少了,小范围配合多了,上一场王栋中场拿球被断的场景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黄博文、周海滨、蒿俊闵、刘健之间的连续一脚出球。由于能控制住皮球,上一场刘健、王栋、周海滨在中场不断采取战术犯规进行防守的场面消失了,进攻也有了组织的痕迹。
如果说黄博文和蒿俊闵的出场让国家队的中场增加了一点控制力,那么郜林担任首发前锋带来的就是颠覆性的变化。
郜林与石俊的最大区别是,石俊的优势在于争顶,因此很多队友一有球就直找他的高点,踢法变得过于简单,作为单前锋的石俊在这种情况下想拿球当然不会轻松,首场对阵阿曼他能把球争下来回做给队友的场面都不多见;郜林则不同,他的优势在于控制,尤其是当队友通过组织将球打到他脚下时,他总是能很好的控制住皮球,即使无法突破也至少会迫使对方犯规,而不是让队友立即回到防守状态。
整个上半时全场表现最突出的球员就是郜林,对手几乎只有犯规才能抢下他的皮球,而跑位灵活的他在对手的不断侵犯下还为刘健传出了一个必进球的机会。下半时他被换下场、蒿俊闵也被崔鹏换下,中国队前场的控球能力立即下降,场面又变得像第一场那样被动。
纵观整场比赛,虽然中国队在整体实力上处于下风,但是比赛的进程中却不缺少进球甚至胜出的机会。如果说中国球员因为害怕伊朗人的逼抢而选择通过传递进行推进,那么伊朗队在这样的推进中也无法展示个人能力上的优势,于是一场赛前被认为是一边倒的比赛出现了互有攻防的局面。
面对更强硬的对手,一场表现得让人绝望的中国队,这一场又让球迷重燃希望。本场比赛证明,只要球员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遵从一种正确的踢球方式,中国队可以踢出不丢人、不挨骂的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