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的核心问题在于人心 主教练没权威球员很个性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12月13日09:30 东方体育日报
文/杜旻
朱骏、张德发、吴金贵、贾秀全、毛剑卿,都是申花的代表性人物。“望闻问切说申花”的第一季,通过对这五个人的总结,窥视了申花的全貌。
和去年一样,我们会在下周连续推出第二季、第三季。如果说第一季有更多调侃、个性的成分,第二季、第三季就会更加实在,点出申花的问题,督促申花改进。
申花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我看就两个字:人心。在很多人眼里,现在的申花是一支很奇怪的球队,有实力,却总拿不到冠军;玩足球,却很少谈球事,更多在玩人事。申花有一个绝对权威的老板,但内部人事结构却是最复杂的:老板像主教练,董事长在搞外联,总顾问就是大内总管,领队基本不做思想工作,主教练反倒没权威,正副队长李玮峰、孙祥先后离队,现任队长杜威闷声不响,年轻一代郜林、毛剑卿一个比一个有个性,当然还有一个酷爱表演的门将。
相比去年,申花进步了许多,对人管理上的进步也反映在了成绩上。但表面的太平不代表人内心的和谐。成绩的大起大落、遇弱不强,用人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加上传说中的欠薪,归根到底都让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感,关键时刻无法形成合力,拿下最重要的比赛。
对俱乐部来说,或许是害怕球员操控比赛,涉及假球、赌球,同时又要尽量降低球员的薪水,让价值与回报符合市场规律,因而高压政策的整体思路并没有改变;对球员来说,在俱乐部面前是弱势群体,在中国足球大环境面前更是弱势群体,他们绝大多数人都只想有一个稳定的饭碗,少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的是非。如何在俱乐部利益和球员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或者说相安无事的方法,是申花真正赢得人心必须解决的问题。
球,还是要靠教练去指挥、球员去踢的,高压政策会让他们感到害怕或者表面顺从,但内心很难真正服气。气不顺,球踢不好,运气也不会来。朱骏投资申花勇气可嘉,但管理申花需要更多从足球的规律出发,而不是简单的商业规律或者游戏心态。
朱骏是本报非常仔细、认真的一个读者。希望“望闻问切说申花”的第二季、第三季能让他管理申花打开一些新的思路。